政法学院2012级专业实习工作暨实习基地建设研讨会顺利完成
近日,历时三周的政法学院2012级法学、国际政治专业实习工作暨实习基地建设研讨会顺利完成。
2014-2015学期末,政法学院就开始着手研究探索适合法学、国际政治专业发展的实习工作新思路。在总结以往成功实习工作的基础上,为适应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新态势,拓宽学生专业发展视野,提高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学院一方面与已建成的实习基地共商深度合作意向;一方面,走出淮北,在上海、南京等地开拓新的实习基地,并探索走出一条实习+就业的实习教学模式。
与已建成的实习基地共商深度合作。开学伊始学院在思想政治教育、法学、国际政治专业实习动员会后,相继于9月11日、18日先后举办了法学、国际政治专业基地建设研讨会。研讨会上,国际政治专业方向参会的有来自淮北市外事办、淮北市民委、杜集区政府、濉溪县民族宗教事务局、相山区民族宗教事务局、相山区统战部、东区街道办、西区街道办、东山街道办、相南街道办等基地的负责人,法学专业方向参会的有淮北市中院、濉溪县法院、烈山区法院、杜集区法院、烈山区法院、濉溪县司法局、相山区检察院、安徽龙兴律师事务所、嘉闻律师事务所、亚星律师事务所、烈山区检察院、淮北市仲裁委、春铭律师事务所、东山律师事务所、安徽北方之光律师事务所、安徽律诚事务所等基地的负责人。会上,教务处朱学道副处长、宋万干副处长对政法学院的专业实习基地建设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对实习基地的负责人表达了诚挚的谢意。并提出要不断将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期待校地的这类合作不断向纵深发展。
研讨会上,石振保院长就实习与专业学习、实习与就业的关系中谈到:实习是学生获得实践知识、提升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实习基地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多年来,国际政治专业、法学专业实习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离不开在座各位专家大力支持和鼎力帮助。今天的研讨目的在于进一步加强的沟通与交流,商讨人才培养、专业实习等相关的问题。想通过研讨,巩固友谊,探讨建立健全相互沟通交流和合作的机制。并就如何进一步加强合作,加强实习基地建设,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完善实践教学管理等方面展开深度研讨,期待合作共赢。与会的专业老师也分别就和专业教学与实习的问题畅所欲言。
各实习基地的会议代表对我院实习生历年来学习工作的态度和能力给予高度评价。烈山区法院政治部陈卫国主任提出法学专业学生的实习不仅仅是在大四实习才开始,应该在大学的不同时段分层次与基层法院等司法部门合作,把实习、见习贯穿到法学专业教学的全过程,积极引导法学专业大学生入职。
走出淮北在上海、南京等地创新实习模式。按照学校《关于开展毕业生就业市场拓展工作的通知》的统一安排部署,2015年暑假,学院在以往实习拓展工作的基础上,开展了毕业生实习+就业市场拓展工作。先后与“中国平安·上海”、“FESCO Adecco上海凯淳实业有限公司”、“上汽集团金桥数据运营中心”、“苏宁易购呼叫中心”、“鼎捷软件公司”等企业进行合作商谈,并初步与其中三家企业洽谈成功毕业生实习+就业的实质合作意向,目前,国际政治专业的部分学生已通过“中国平安·上海”的几轮面试进入企业实习;“苏宁易购呼叫中心”、“鼎捷软件公司”的面试工作已在顺利进行中。
研讨会上,与会代表们纷纷表示,实习与就业有着密切联系,实习是学生由学校走向社会的过渡,是开始职业生活前的预演。实习是就业的基础,在实习中逐步培养起对职业工作的感情,不断提高将书本理论知识灵活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升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会议结束了,但校地实习深度合作的话题仍在继续,有利于学生发展的专业实习模式的探索还在继续。
(文:谢其梅/图:范金燕/审核:谢其梅)